為了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升全校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智慧,11月22日下午,我校舉行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全校班主任工作會議。詹海潮副校長,德育處及團委行政,全體級長、班主任及心理老師參加了會議。

會議的第一項內容是班主任代表關于習慣養成教育的經驗分享。三個年級共推選了六位班主任上臺分享他們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中的策略和做法。

黃嘉欣老師認為:習慣還沒有形成之前,班主任要學會搶先滲透對學生養成習慣的導向;當學生有不好的習慣,應用思想引導行為,以行為養成好的習慣。

牛飛可老師從嚴格要求學生,制定班規并嚴格執行,對學生進行“任務承包責任制”管理,暗中觀察學生,適當地“放手”管理這幾個方面闡述自己如何成為一個“狠辣”和“柔情”兼有的班主任。
郭淑敏老師從播種意識,明確方法兩個方面講述如何培養學生養成習慣:播種意識,就是要不厭其煩地強調學生有習慣意識;明確方法,就是要在生活中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從班級管理的各個細節方面給學生規范做出指引,引導學生有目標、有方向地培養好的習慣。

羅麗華老師結合自己班級案例,從自我定位、明確目標、落實行動與自我調整四個方面給班主任們介紹經驗。

對于高三的學生,養成學會利用時間和總結反思的習慣尤為重要,黃景源老師向老師們分享道:讓學生學會時間規劃,做好自己時間使用的記錄;做好班級的考勤制度;自己做好時間規劃,言傳身教。

面對個性張揚和差異化明顯的學生,培養良好的習慣變得充滿挑戰性,吳宗志老師給出自己的“法寶”:建立規則的權威性,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設置緩沖區,暫時擱置爭議,以優秀的同學、師長的良好行為,影響學生進行反思和內化,從而養成好習慣。
六位班主任結合自己在學生養成習慣教育中的實踐和總結,提出了各有特色的策略和做法,給大家很多啟發。
隨后進行的是頒獎儀式。學校綜合第一階段各班級班風、學風等方面評選出各年級的先進班集體,并對榮獲先進班集體的班主任進行表彰,詹海潮副校長、張書福副主任為獲獎班主任頒發證書。頒獎結束后,張書福副主任對下階段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布置。




詹海潮副校長做總結發言。詹副校長以《習慣的養成,文化的積淀》為題與班主任們分享自己對習慣的看法。

各種學習、行為的習慣最終要落實到學校常規的工作中,如營造好的學習環境,保護校園環境,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自律,為別人著想,學會管理時間,加強體育鍛煉……詹副校長表示,所有習慣的養成,最終還是需要堅持執行。良好習慣的養成背后便是文化的積淀。詹副校長用四句話闡述文化的內涵: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希望老師們一同努力,言傳身教,持之以恒,讓好的習慣伴隨學生一生的發展。
習慣決定命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本次班主任會議,各班主任學會了許多班級管理中科學的方法,對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使我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